李拔(1713—1775),字清翘,号峨峰,清代犍为人,历任长阳、钟祥、宜昌、江夏知县,福宁、福州、长沙知府和湖北荆宜施道,一生所撰志书有《重修犍为县志》九卷、《衡州续艺文志》四卷、《福宁府志》四十四卷、《福宁府补艺文志》四卷、《长阳县志》八卷,撰文有《四书旁注》《困学心传》等。李拔以清、慎、廉的治家为官之道闻名于世,他在任期间,先后五次受到乾隆皇帝召见,被后人誉为“一代循吏”。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赞誉李拔,并以“榕为大木,犹荫十亩”类比做官与榕树精神。
2021年10月,李拔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室内展厅分榕为大木、耕读不辍、入仕操舟、崇俭尚廉、清白传家、榕荫后世六大版块,分别对应“循、养、政、廉、训、思”,以“榕为大木”作为开篇,以“榕荫后世”反思结尾,深入了解“一代循吏”李拔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政绩卓著的一生,贯穿李拔一生,展现其求学、从政、为官、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