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建有辽金古塔,清末倒塌,四平“塔子山”因此得名。塔子山战斗是1946年四平保卫战的最后一战,守卫在这里的是被称为“红军之祖”的新四军3师7旅19团,前身是北伐战争时期号称“铁军”的叶挺独立团,后来是红军时期的红2师4团,它是长征中的开路先锋,留下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奔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的英雄壮举。
塔子山不仅是四平保卫战的重要历史遗存,也见证了具有红军光荣血脉的685团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
塔子山战斗,作为1946年四平保卫战的收官之战,见证了民主联军与国民党新六军的激烈交锋。驻守此地的,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新四军3师7旅19团。这支部队源于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被誉为“铁军”;在红军时期,它化身为红2师4团,作为长征的先锋,勇闯金沙江、大渡河,飞奔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留下了无数英雄事迹。抗日战争时期,它又成为八路军115师685团,平型关大捷的辉煌战绩便是由其缔造。在四平保卫战的关键时刻,这支承载着红军精神的部队接管了塔子山阵地。经过5月18日一整日的殊死搏斗,部队伤亡惨重,塔子山也由此铭记了一段悲壮的战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