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亘大捷纪念馆简介
地理位置与背景
七亘大捷纪念馆位于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这里是抗日战争中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所在地。七亘村在平定县城东50公里处,位于晋东边陲,地当晋冀要冲,山路狭窄、蜿蜒曲折,是娘子关之南的重要战略要地,东临石门关,与同关、娘子关互为唇齿;西接柏七路,扼太行山中部咽喉;山陡崖崇,谷深川长。
战役概况
1937年10月,日军为配合晋北战局,派两个师团兵力沿正太铁路西进妄图攻占太原,晋东娘子关镇守的国民党军队溃退。为牵制日军,刘伯承率领八路军129师所属386旅于10月22 - 28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一带连续作战。10月26日至28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先后在七亘村同一个地点两次伏击日军。10月26日,刘伯承率部在七亘村东西两侧高岭设伏,击毙日军3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10月28日中午,强化武装的日军辎重队伍再次进入伏击圈,三营官兵与日军拼杀,击毙日军100余人。八路军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毙敌人400余名,取得七亘大捷。
纪念馆建设与展陈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1985年中共平定县委、县人民政府在七亘村口山冈上树立起七亘大捷纪念碑。后来为更好地讲述历史,七亘大捷纪念馆多次完善馆内文字内容,丰富展陈资料。新扩建的纪念馆分为上下两层,展览分“中流砥柱 团结御侮”“重叠待伏 经典战役”“影响深远 载入史册”“薪火相传 精神永存”四个部分,将发生在这片土地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展馆内还陈列着煤油灯、军用水壶、服装等布满岁月痕迹的实物,仿佛让游客看到一队队八路军战士正向他们走来。
教育意义与影响
七亘大捷是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取得的第一次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决心,拉开了太行山根据地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的历史序幕。七亘大捷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红色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催化剂,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营养剂。近年来,七亘大捷纪念碑、七亘大捷主战场遗址、七亘大捷烈士公墓园、刘伯承广场等相继建成,全市各单位、机关党委、行业协会等纷纷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来到这里开展专题活动,聆听讲解员介绍战斗过程,回顾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烈英勇抗战的顽强精神和不屈意志,汲取精神养分。今年以来,七亘村共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游客20万余人次,这里成为学习红色历史、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纪念馆节假日全天开放,客流量大时,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还会到岗带团,化身为讲解员,把七亘的故事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