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教育、塞罕坝精神教育学习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塞罕坝林场职工:“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下大气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塞罕坝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尽职尽责、勇于担责,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要坚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让祖国大地绿色越来越多、城乡人居环境越来越美;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从蓝图变为现实。

(南京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 大别山党建活动 红色培训 瑞金 党建 培训 课程 上海 党员活动 统战干部中长期培训方案 干部培训网 干部教育培训的意义 泾县 党建活动 xiangtanganbujiaoyu 党的作风建设 干部教育培训是为了 加强统战干部培训的重要性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的理解 延安党员培训 党建培训 www.hongsejiaoyujidi.cn www.dangxingjiaoyujidi.cn www.dangyuanjiaoyu.cn)

塞罕坝精神5天1课学习方案
时间 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 住宿
第1天 下午 报到—专车在(承德南站)高铁站或机场—接班; 承德
晚上 晚餐时间-用晚餐,入住休息;
第2天 上午 乘(大巴)赴(避暑山庄),约(16)公里,车程约(30)分钟; 承德
现场学习: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利用避暑山庄内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复杂多变的地形特点,将山庄建成了一个缩略的中国版图。;
中午 中餐时间-用中餐;
下午 乘(大巴)赴(承德博物馆),约(88)公里,车程约(1)时(30)分;
现场学校:承德博物馆—— 全面展示承德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兼收并蓄的城市文明,是承德首座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清盛世民族团结展-突出了它民族结合部的地区特点,迅速隆兴,成为北京的政治分中心;
承德通史展-本展览为承德通史展,位于地上一层展厅东南部;
避暑山庄展-融入了帝王的自身修为、政治理念、文化感悟和艺术追求,见证中国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团结统一;
晚上 晚餐时间-用晚餐,入住休息;
第3天 上午 乘(大巴)赴(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约(228)公里,车程约(4)小时;; 坝上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在感受“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的同时,学习塞罕坝精神;
中午 中餐时间-用中餐;
下午 镇沙亭-眺望浑善达克沙地,与脚下塞罕坝万顷林海的鲜明对比,巨大反差,切实感受塞罕坝人六十年治沙的成果;
王尚海纪念林-塞罕坝的第一片人工林,是塞罕坝万顷林海 的精华,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
晚上 晚餐时间-用晚餐,入住休息;
第4天 上午 实景剧《草原上升级不落的太阳》——以民族歌舞,传统马术表演向建党献礼; 承德
中午 中餐时间-用中餐;
下午 乘(大巴)赴(承德),约(243)公里,车程约(4)小时;
现场学习:桥子镇大贵口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赛罕坝考察线路:扶贫开发工作研究项目之一。
晚上 晚餐时间-用晚餐,入住休息;
第5天 上午 结束学习—专车送至高铁站或机场—返程;

【塞罕坝精神内涵】

塞罕坝精神是在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塞北“绿色明珠”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中孕育形成的,是几代塞罕坝人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人间奇迹。

伟大实践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实践。塞罕坝人在书写绿色传奇的伟大实践中,用心血和汗水凝结出的塞罕坝精神,是成就塞罕坝奇迹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精神作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塞罕坝精神的丰富内涵。

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根本。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初心和使命推进、实现的进程中,不同时空条件下党的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的共产党人,担负着不同的使命与任务。对于塞罕坝的党组织及人民群众来说,其神圣使命就是党赋予的“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几十年来,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把党赋予的使命责任化为自身的任务担当,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纵有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硬是在浩瀚荒漠沙地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塞罕坝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创业史、奋斗史;牢记使命成为塞罕坝人负重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艰苦创业”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塞罕坝的建设者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崇高追求,以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在塞罕坝林场建设启动时,国家正处在极为困难的时期。“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边。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山栽上树,看你变不变”。这首由塞罕坝建设者吟就的打油诗,形象描述了塞罕坝初创时的艰苦生活,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表达了他们对塞罕坝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塞罕坝的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始终是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模范践行者。

“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鲜明特征。塞罕坝之路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人从创业开始就自觉把安身立命的事业前途与绿色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清楚认识到,要想做“乘凉者”就要先做“种树者”,要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就要先做良好生态环境的建设者。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更好发展,有了良好生态才能有美好未来;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几十年的坚守,塞罕坝终于实现了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木材料到提供生态产品的转变。绿水青山现已成为林场职工与群众脱贫致富、走向全面小康的“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塞罕坝几百年来由绿变沙、再由沙成绿沧海桑田的演变,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塞罕坝上故事多】

在党的召唤下,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年轻建设者们,不断进行绿色接力,“塞罕坝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在塞罕坝有句老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防火瞭望员刘军和王娟就是这样一对夫妻。住在林场深处的“望海楼”,他们白天每15分钟要通报一次林区火情,重点时期夜间每1小时通报一次。常年与寂寞为伍,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待就是23年。“选择林业,就是选择奉献。”1973年到坝上的第二代创业者邓宝珠说,两个儿子如今都在林场,从事林场护林员和施工员工作。

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是保定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塞罕坝。当年,在北京工作的妻子拗不过他,放弃高薪,跟他一起扎根这里。“我们将紧握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奋力前行。”他说。在塞罕坝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是能耐,能够还祖宗账、留子孙粮才是本事!

【塞罕坝革命历史】

“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发出了这27字号召。牢记“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党的召唤,完成党的任务,对于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来说,“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就是他们的崇高理想,种树就是他们坚如磐石的使命。

这样的使命被一代代塞罕坝人不断传承着。20年后的1984年,19岁的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舍弃了老家秦皇岛的工作机会,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成了第二代塞罕坝人。2005年,“80后”的河北定州小伙儿于士涛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塞罕坝工作。如今,年轻的“80后”“90后”林场职工逐步成长起来,在前辈引领鼓励下,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已成为林场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扬塞罕坝精神】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像塞罕坝人那样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塞罕坝人之所以能够在与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毫不退缩、铁骨铮铮,根本就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这是他们的精神之钙。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提出了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和责任担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体悟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激发全党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干劲。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像塞罕坝人那样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塞罕坝的奇迹及塞罕坝精神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形成的;塞罕坝的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正确、步调一致、力量集中的根本前提,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强大底气。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始终保持精神韧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久过程,永远在路上。塞罕坝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变迁,源于塞罕坝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接力坚守。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宏伟而任务艰巨,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质的突破,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但成效仍需进一步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必须始终保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精神劲头,以大无畏的勇气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永葆初心、勇担使命,新征程上再出发。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牢记绿色发展使命,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共同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一、培训目的 :

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通过弘扬塞罕坝精神,促进**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推动**单位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二、塞罕坝精神教学形式:

实行课堂教学+现场现地教育+仪式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

三、塞罕坝精神教学时间 :

根据学习单位需求设置塞罕坝精神1—8天塞罕坝精神学习方案;

四、塞罕坝精神师资力量:

河北省委各级市委党校、承德干部学院及各大院校教授及相关专家;

五、塞罕坝精神学习课程地点:

承德、坝上、塞罕坝精神学习基地开班授课;

六、各类培训、专题教学可以按照实际需求增加

提供以塞罕坝为中心辐射到西柏坡、北京、天津等地区干部培训、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党性学习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可根据参训单位需求制定学习考试环节,晚上可以开展讨论和影像教学)。

七、塞罕坝精神详细课程:

如需详细塞罕坝精神课程请直接联系我们;

八、联系方式:

电 话: 400-025-6988


浏览人次:328 更新日期:2023-03-14 15:27:53

<上一篇:山西吕梁老区精神下一篇:瑞金苏区党建精神>

声明:
1、本站文章内容仅代表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未经授权,本站所有图文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本站培训均由专人负责并签订法律合同,若遇冒充本站乱收费行为,请及时与本站官方反馈。举报邮箱 337599110@qq.com。

  • 学习心得
  • 培训案例
  • 合作机构
  • 我刚看过

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咨询电话: 400-025-6988
联系地址:中国南京市和燕路289号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扫码入群咨询
全国培训方案
免费提供报价
解决棘手问题
线上线下课程
专业正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