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将军纪念馆是为纪念朱瑞将军而修建的,收录大量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全面而客观地展现了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对炮兵缔造所作的卓越贡献,是宿迁宿城新区“印象黄河”整体景观带中的一个重要人文景点,同时也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瑞将军铜像背面有7个大字‘人民的炮兵万岁’,这是毛泽东主席在听闻朱瑞将军牺牲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亲笔题写的……”走进朱瑞将军纪念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参观者立足展品前,近距离感受“炮兵元帅”的功绩与精神,仿佛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
朱瑞将军纪念馆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古黄河景观带东段,外观呈“八一”造型,气势恢弘,2013年8月1日正式开馆。展厅以朱瑞生平事迹为主线,分为求学寻路、革命先锋、主政齐鲁、战地炮魂、逐梦苍穹、将星陨落、丰碑永恒7大板块,收录了丰富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全面展现了朱瑞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为缔造炮兵、航空兵和装甲兵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朱瑞,学名朱敦仲,字剑侠,1905年出生于今宿城区龙河镇,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之父”。他青年时期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进入克拉尔炮兵军官学校,学成归国后参加红军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及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5年,朱瑞出生于江苏宿迁,先后在广州大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的七大闭幕后不久,党中央决定让朱瑞担任军委副总参谋长,主要与美国和国民党代表谈判。朱瑞认为自己实际锻炼不够,便主动向毛泽东请求:我准备把后半生交给大炮,和大炮交朋友,为建设我们自己的炮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毛泽东高兴地说:“苏联有炮兵元帅,你就做我们中国的炮兵元帅吧!”
1945年6月底,朱瑞被任命为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该校是在八路军炮兵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瑞到任第一天,就给全体师生作动员,要求大家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把所学科目学得滚瓜烂熟,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把自己培养成称职的炮兵指挥员。开学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抓训练工作。除了开会,他几乎和学员们成天泡在炮场,观察指导学员操作训练,甚至亲自为学员作示范。训练结束后,朱瑞及时进行讲评。他这种深入实际、深入教学的作风,有力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为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提高对训练基本功的认识,朱瑞邀请迫击炮队队长赵章成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弹射击表演。赵章成是著名的战斗英雄和神炮手,他连续打出几颗炮弹,弹无虚发,颗颗命中,学员们看了无不拍手称好。朱瑞见机大声说:赵章成同志的迫击炮百发百中,被大家称为神炮手,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他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怀着一颗赤胆忠心。他要求学员们向赵章成学习,加紧训练,练出一手过硬功夫。在朱瑞的号召下,炮校掀起一股训练热潮。
当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边区财政十分困难。尽管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于炮校予以关怀,但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训练器材都严重不足,甚至粉笔都供应困难。朱瑞号召大家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克服困难,搞好教学和训练。学员们热烈响应,很快就制作了代用炮镜和代用观测仪,自己动手绘制炮弹解剖图,有的还用黄泥和木材制作炮镜,解决了不少训练问题。延安炮兵学校在短期内就培养了1000多名干部,成为我军炮兵建设的重要骨干。
1945年夏,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朱瑞推辞中央军委副参谋长的任命,向中央提出希望从事建设人民炮兵的工作。毛泽东主席十分欣赏朱瑞主动考虑革命需要和战争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高兴地说:“苏联有炮兵元帅,你就做中国的炮兵元帅!”朱瑞先后担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东北军区炮兵学校校长,成为人民炮兵的奠基人。
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朱瑞在亲自查看炮击效果时不幸触雷牺牲,时年43岁,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生辉。“今年以来,纪念馆秉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理念,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纪念馆办公室主任于威介绍,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量身打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研学游、“忆百年党史,明初心使命”主题教育和“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教育等“定制”系列活动,激励参观者铭记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现年均接待参观约12万人次。”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主任、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何奕甄做过4000多场朱瑞将军事迹讲解。她希望通过对一件件实物、一份份史料、一张张图片和一幕幕影像的讲解,让更多参观者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朱瑞将军的爱国精神、革命气概。